近年來,象拔蚌在中國大陸成為頂級海味,華盛頓州高達90%的象拔蚌出口中國大陸,形成一項小眾卻利潤豐厚的美國水產貿易。然而,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這個仰賴人工潛水採收的產業正陷入危機。華盛頓州的潛水撈捕員失業,西雅圖出口商業務停擺,而陸消費者也難以再享用這種珍稀的高檔蚌類。

《美聯社》報導,這種肉質豐滿的軟體動物風味鮮甜帶鹹,在美國西岸常以生切方式享用,口感爽脆;而陸消費者則偏好將其煮成火鍋或熱炒,更添嚼勁。

在關稅實施前,象拔蚌在餐廳的價格曾高達每磅100美元,因此通常僅在農曆新年或重要商務聚餐等特殊場合上桌。與其他可儲存、可備貨的商品不同,象拔蚌極為脆弱,必須當天現撈、活體出口,因此貿易戰對它的衝擊是立即且直接的。如今,由於關稅影響,海鮮公司接連收到買家取消訂單的通知。

每年出口中國大陸數百萬磅的象拔蚌主要來自兩大來源:其一是野生捕撈,分布在由華盛頓州自然資源部與普吉特灣條約原住民族部落共同管理的海底區域;其二則是潮間帶養殖場。州政府將其配額拍賣給私人出口商,由其雇用潛水員進行捕撈。

華盛頓州自然資源部水域資源處處長里夫斯指出,截至4月下旬,潛水員僅捕撈了預期產量的一半。

象拔蚌進口市場近年已因中國大陸經濟復甦乏力、消費力下滑而受影響。而美國新關稅的實施,不僅加劇華盛頓州業者的困境,也讓加拿大象拔蚌產業意外受惠。中國大陸目前對加拿大象拔蚌的關稅僅為25%,遠低於對美國產品的125%。

華盛頓州與加拿大卑詩省是全球兩大野生象拔蚌產地,長年供應陸市場,因數量稀少、勞力密集,價格穩定。

加拿大水下採收者協會會長奧斯汀指出:「大陸人喜歡象拔蚌那股海洋的味道,這種野生海岸出產的產品在當地極具身份象徵。」他表示,加拿大如今已成為陸最大象拔蚌供應國,「我們現在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而美國專門捕撈象拔蚌的潛水員表示,目前象拔蚌都沒有收到任何訂單。自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是他24年第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工作、還能不能回去工作,或者需要再找一份工作。